比较世界主要股市指数显示,截至2021年1月19日,恒生指数月升幅最大,为11.86%。虽然恒生指数的PE处于末位,但其股息率相对较高,部分反映了目前港股的整体估值低于全球市场。正如前一章所述,随着内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增长,香港经济逐渐走出社会问题和疫情,资金不断流入港市,而科技、医疗、消费等行业中的大量优质科技、医疗、消费行业的中概股回归港股,逐步走出社会问题和疫情,香港经济逐渐复苏。
恒生指数的估值目前是15倍,H股是9倍。而从纵向来看,恒生指数和国有企业指数目前的前瞻市盈率高于其5年平均值约1个标准差和2.3个标准差,而考虑到最近几年恒生指数和国有企业指数的优化调整方案,对成长股的覆盖和表征仍然是合理的。从水平上看,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以市盈率和市净率来衡量,与世界其他主要股市和新兴市场相比,仍然偏低。动力上,越来越多代表中国经济新方向的互联网、科技、医药等龙头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估值水平有进一步向上修复的潜力。
华夏基金认为,目前港股市场正在经历质变,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和主要指数纳入规则的修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将会接棒低估值的驱动,新经济核心资产有望中长期引领港股行情。另外,在恒生指数纳入规则修订的背景下,新经济中概股回归潮加快了港股市场的调整,以及恒生指数成分股的结构,由传统的旧经济行业主导,如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股。放眼未来,头条有望在香港上市,百度、B站等有可能在香港二次上市,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或将持续增加,新经济领域的高成长核心资产有望在中长期推动港股行情,港股的配置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港股投资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关于恒生科技ETF的投资机会,光大证券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恒生科技指数主要包括香港市场上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故估值水平一般高于恒生指数等大盘宽基指数,但与A股中同样具有成长性和科技成长性的股票指数的PE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对恒生指数来说,相对于过去的历史数据,目前买入的估值并不太划算,毕竟与其自身的历史情况相比,估值已经偏高,但从绝对估值数值来看,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高估价值(或许也与港股的流动性折价有一定关系,而且恒生指数中有较大比例的传统行业),不过以这样的估值买入的话,可能会面临较多时间的去震荡和消化估值,目前买进的赔率不太理想。
这两家公司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h股etf追踪的都是国内公司,而恒生指数中也有一些香港本地公司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就估值而言,港股的估值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低,而香港恒生指数目前的市净率接近10年分位值中的低位,在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水平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作为香港乃至国际资本市场最有影响力的指数之一,恒生指数用来代表港股市场的整体表现,筛选出过去常被称为“蓝筹股”的成分股,既包括香港本地企业,也包括在大陆经营的企业。
本文网址:http://www.hsindex.com/hengzhi/13506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