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恒生指数而言,恒生国企指数不包括港股本地上市公司,而成分股公司业务全在内地市场,受当地经济影响较小,所以两大指数优先选择恒生国企指数。先看看大盘类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恒生国企指数、恒生指数都是由恒生指数公司编制的,它们属于港交所的大盘股。
相对于恒生指数而言,恒生国企指数未包括港股公司,所有成分股公司业务都在内地市场,受香港经济影响较小,因此,两大指数优先选择恒生国企指数。诚然,目前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均有QDII基金,而且这些指数都开始吸收科技股,以增加它们的代表性和科技成分。
对此,从恒生指数官方网站的指数排位中可以看出,恒生科技指数刚刚在2020年7月7日推出的新指数,已经超越了老牌的恒生综合指数,在官方网站上被放到了第三位——仅次于标杆性的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另外,信义光能、碧桂园服务被首次纳入恒生指数,恒大地产被纳入国营企业指数,哔哩哔哩和碧桂园被首次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从六月七日起正式生效。恒生指数除成份股调整外,还将恒生指数和国有企业指数两类股票的权重上限设定为8%,此前,同股不同权/二次上市公司中的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权重上限为5%。
恒生指数是港股最早上市的指数,1969年推出,涵盖了港股50大市值公司的股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称为H股指数)涵盖了内地40家市值最大的国有企业和10家内地民企的股票,旨在反映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主要分布在金融、信息技术、能源、电信服务、房地产等领域。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企业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新力量,所以恒生互联网科技行业指数在过去的表象中,要明显胜过恒生国企指数。港股指数主要包括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三大指数的行业权重差异和走势强弱各不相同。
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跟踪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的是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随着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仍处于历史高位,若看好国内与香港上市公司之间的价差将进一步收窄,不妨关注成分股中H股所占比例高、估值水平低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以及易方达恒生H股ETF、南方恒生中国企业ETF。新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跟踪恒生指数和恒生H股的ETF、未赢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港股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的比例也不断上升,跟踪恒生指数和恒生H股指数的ETF越来越难全面反映港股的优异表现。
目前,香港市场的主要指数包括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标普香港上市的中国小盘指数等。恒生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港股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主要由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构成;标普中小盘主要选取市值较小、流动性较好的内地企业作为成分股。
不要看这个指数,它其实是近几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只股票了,最近一年收益达到了20%,而恒生指数、恒生国企都靠这波上涨行情赚得盆满钵满。在参考历史数据中,小盘股的进攻能力也是最强的,如图所示:
首先是恒生短仓指数。预料中的事情发生在恒生指数长期上扬时,恒生短仓指数录得亏损。不过,事情不会停止损失那么简单。恒生指数公司推出了四个新的指数:恒生沪深港清洁能源指数,恒生沪深港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恒生A股通高持股50指数。
在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指数代码:HSR,指数简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中,行业分类为资讯科技的成份股被选入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以反映在互联网和科技板块上市的公司的整体表现。
这一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指标,它是根据一些经营业绩较好、有稳定和高息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12个月的平均市值覆盖额的63%计算而成,恒生指数则由恒生银行附属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计算并按季检讨,以公布成份股的调整情况。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恒生指数,是以香港证券市场上50只上市股票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格趋势最具影响力的股价指数。
本文网址:http://www.hsindex.com/hengzhi/13503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