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恒生指数,港股三桶油恒生指数,港股恒生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纳入规则,港股恒生指数,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港股恒生指数,香港恒生指数2021年,港股恒生指数,港股恒生指数基金,港股恒生指数,港股通股票,港股恒生指数,港股科技股龙头,港股恒生指数,午后港股恒生科技指数
深圳诚诺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兼研究总监胡宇对记者表示:“如果从朴素的价值投资原理来看,港股的国企股的确估值便宜,很多都是0.5倍左右的市净率,都是历史底部的位置。本次南下资金纷纷抢筹港股廉价筹码,表明资金永远是往估值洼地流的,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道理,牛市到了下半场就是指港股会A股化。因为A股的资金太多,必将会填平港股的估值洼地,目前来看,恒生指数创历史新高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从恒生指数过去30年的走势看,虽然有时会产生较为剧烈的波动,但恒生指数的底部是不断抬升的,这源于企业盈利的增长,所以如果你是港股的长期投资者,不需要太担心港股的短期波动,从历史数据来看,恒生指数长期趋势依然是向上的。
随着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在港股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不断增加,新经济的比例不断提升,跟踪恒生指数和恒生H股指数的ETF越来越难以全面反映港股的优异表现了。
过去提到跟踪港股的ETF,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恒生指数和恒生H股指数。的确,过去港股就是“金融+地产”,所以大家只看恒生指数和恒生H股指数,过去基金公司在港股发行的ETF也都是挂钩这两个指数。
作为香港市场最为典型的蓝筹指数,恒生指数的成分股也颇受南下资金的青睐。根据香港交易所2017年3月17日以来披露的每日陆港通持股的明细数据,港股通持股中,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持股市值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与港股通近年来持续的资金净流入较为相符。如今港股通持股中,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持股市值已然翻了三倍有余,远高于2017年3月17日的2274.72亿港元。
深圳诚诺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兼研究总监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从朴素的价值投资原理来看,港股的国企股的确估值便宜,很多都是0.5倍左右的市净率,都是历史底部的位置。本次南下资金纷纷抢筹港股廉价筹码,表明资金永远是往估值洼地流的,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道理,牛市到了下半场就是指港股会A股化。因为A股的资金太多,必将会填平港股的估值洼地,目前来看恒生指数创历史新高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最后是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跟踪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的宽基指数主要有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由于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仍处于历史高位,如果看好国内、香港上市公司之间的差价会进一步收敛,可以关注成分股中H股占比高,估值水平较低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跟踪的基金有易方达恒生H股ETF、南方恒生中国企业ETF。
港股通50港元、上证港股通这两只指数则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成分股是港股通的投资标的,前者的成分股与恒生指数重合度高,后者是沪股通的全部个股(个人投资者开通沪港通能买的也就是这些股票)。
关于港股通50etf跟踪的其实是最近新编制的一个中证港股通50指数,该指数选取了港股通范围内的最大50家港股上市公司为成份股进行编制。我仔细看了其成分股,其实和恒生指数相似度非常高。
华夏基金认为,当前港股市场正在发生质变,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主要指数纳入规则的修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将接棒低估值驱动,新经济核心资产有望中长期引领港股行情。此外,在恒生指数纳入规则修订背景下,新经济中概股回归潮加速调整港股市场结构以及恒生指数成分股结构,由传统旧经济行业主导转为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股主导。展望未来,头条有望在香港上市,百度、B站等有可能在香港二次上市,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或将不断增强,新经济领域的高成长核心资产有望在中长期驱动港股行情,港股的配置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科技有望成为港股投资新主线。
资金和流动性向好:当前AH溢价攀升至历史高位,港股相对A股仍具有高性价比。此外,2020年5月,恒指公司宣布将允许同股不同权及二次上市企业纳入恒生指数,新经济中概股回归潮将加速港股和恒指“脱胎换骨”,由传统旧经济行业主导转为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股主导,提升港股的配置吸引力并吸引资金持续流入,或推高港股估值。板块略有回调或是最佳的入场时机,现阶段布局互联网产业正当时。
本文网址:http://www.hsindex.com/hengzhi/13047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